反內卷政策對鋼鐵產業影響幾何?
2015—2018年供給側改革復盤
產業政策和效果2016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開啟了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序幕。2016—2018年是鋼鐵行業供給側產業政策集中落地實施的階段,其間,通過淘汰落后產能、環保限產以及減量置換等舉措,去產能超過1.5億噸,出清“地條鋼”超過1.4億噸,提前兩年達成了“十三五”規劃去產能的上限目標任務。
近3年產業政策的側重點有所不同:2016年是淘汰小高爐,化解產能超過6500萬噸;2017年上半年主要取締“地條鋼”,實現了1.4億噸“地條鋼”產能的出清,此外,借助產能置換和環保限產,化解粗鋼產能5000萬噸;2018年則持續推進壓減產能以及環保限產工作,化解粗鋼產能3000萬噸。
供需面和價格走勢
粗鋼產量逐年增長2015年,鋼廠產量基數較低(當時鋼廠持續處于虧損狀態,產量呈負增長態勢)。2016—2018年,生鐵和粗鋼的產量均逐年上升,然而鐵鋼比卻出現下降,生鐵產量的增幅小于粗鋼,其中的原因主要是高爐生產受到政策的約束。
在產能淘汰和壓減周期中,產量不減反增的原因主要有:其一,表外產量轉向表內。2017年上半年“地條鋼”被取締,表外中頻爐產量集中退出市場(2017年二季度開始產量同比增長)。其二,在高利潤的驅動下,高爐鋼廠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增產。一方面,提高鐵礦石品位,使得鐵礦石高品礦的溢價持續上漲;另一方面,增加轉爐環節的廢鋼添加量,實現增產。而淘汰和壓減產能更多地體現在高爐開工率的降低以及表外中頻爐被取締兩方面。
噸鋼利潤大幅走擴2016—2018年,我國噸鋼利潤實現了大幅增長。2015年,鋼廠整體處于全面虧損狀態,盈利率不足10%。2016年起,隨著落后產能的關停,利潤狀況得到顯著改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噸鋼利潤分別為250元、560元和818元。
利潤與開工率呈現出反向關系,即開工率逐漸走低的同時,鋼廠盈利率持續攀升。以2018年為例,高爐開工率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從74%降至67%),而鋼廠盈利率則增長至90%。開工率和盈利率的這種變化基本契合供需曲線定律,其中供給作為變量,當供給下降時,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價格隨之上升,進而擠出部分需求,最終實現新的供需平衡。
棚改貨幣化安置拉動需求2016—2018年,我國粗鋼消費量呈現止跌回升態勢,且2017年和2018年增速較高。數據顯示,這3年粗鋼消費量的增速分別為1%、8%和15%。
粗鋼需求回升主要得益于房地產行業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拉動。房地產投資增速自2015年觸底后再度回升,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地產投資增速分別達到6.9%、7%和9.5%的較高水平。2015年6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提出棚改3年計劃,要求在2015—2017年完成1800萬套棚戶區改造。隨后明確棚改是商品房庫存去化的重要手段,規定各地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不得低于50%,并加大貨幣化安置的貸款力度。
2017年,國務院再度提出3年攻堅計劃,要求在2018—2020年再完成1500萬套棚戶區改造。依據貨幣化安置的相關數據測算發現,2015年后棚改貨幣化安置對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的貢獻率頗高。2015—2018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分別為12.5億平方米、15.3億平方米、16.3億平方米和16.5億平方米,其中貨幣化安置占比約為12%、16%、19%和16%。
庫存持續低位運行從鋼材庫存同比走勢來看,2016年,庫存出清充分,較2015年有所降低。而在2017—2018年,螺紋鋼冬儲庫存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這基本契合庫存隨價格上升的規律(因為價格上漲通常意味著需求預期良好,所以庫存會隨之升高)。
從季節性走勢來看,在逆季節性累庫階段,往往都對應著價格回調時期。例如,2016年,螺紋鋼在4—5月累庫,熱卷于9—10月累庫;2017年,熱卷在2—4月累庫。在這些時段,鋼價均出現了階段性下跌。
小結經過為期3年的供給側改革,鋼鐵行業的產能得到有效控制與優化。其中,壓減產能超過1.5億噸,出清“地條鋼”超過1.4億噸,使得我國粗鋼產能壓減至10億噸以內。與此同時,鋼廠開工率有所下降,產能利用率則顯著提升。數據顯示,2015—2019年,鋼廠開工率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從94.4%降至84.8%);產能利用率上升了近4個百分點(由81.6%升至85.46%)。
2015年12月,螺紋鋼價格觸底后開始上漲,這一走勢與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供給側改革確定為2016年經濟工作主線的時間基本契合。隨著產業政策逐步落地實施,供給受到了有效約束;與此同時,需求端受到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的刺激。在此雙重因素作用下,鋼材產業呈現出供減需增的態勢,從而開啟了新一輪的上漲周期。2015—2018年,螺紋鋼價格上漲近3000元/噸,最高上漲至4400元/噸。
“反內卷”政策跟蹤和影響鋼材產業現狀階段性地實現產量和庫存出清自2021年房地產行業步入下行階段以來,主要應用于地產領域的螺紋鋼需求出現下滑態勢。與此同時,電爐螺紋鋼的成本持續高于高爐,使得電爐螺紋鋼生產持續處于虧損狀態,開工率下滑幅度較大。截至2021年,電爐開工率下降至62%附近,較2018年降低了19個百分點。而高爐鋼廠同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減少螺紋鋼的產量,如降低廢鋼添加比例以及調節產量等。
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口徑來看,2021—2024年,粗鋼產量下降3000萬噸。綜合考慮廢鋼消耗退出情況進行測算,2021—2024年,鋼材減產幅度處于0.9億~1億噸區間。從鋼聯樣本數據可知,2021—2024年,螺紋鋼產量下降33%,即5600萬噸。螺紋鋼產量減少在粗鋼產量下降中的貢獻最為顯著。
與此同時,我國鋼材出口持續增長,有效消化了產量。回顧以往鋼材價格的下跌周期(2011—2015年),我國鋼材出口持續增長,且價格與出口量呈反向關系。在2015年鋼價處于周期性底部時,對應了1.12億噸的最高出口量。
2021—2025年,我國鋼材出口同樣保持持續增長。盡管面臨海外反傾銷壓力,但憑借性價比優勢,我國鋼材的出口量依然不斷攀升。2024年,我國鋼材出口量較2021年增加了4400萬噸。截至2025年6月,我國鋼材出口量達到5815萬噸,同比增長9.2%。
2025年高爐鋼廠利潤轉正
歷經2024年的價格持續下跌與產量削減,至2024年年末,我國鋼材產量與庫存均實現階段性出清。與此同時,鋼廠利潤自虧損狀態逐步向盈利方向修復。2025年上半年,螺紋鋼和熱卷生產始終維持正利潤運行態勢。鋼廠盈利比例也從2024年的36%攀升至55%。
2024年,內需下滑明顯。繼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后,2024年,傳統基建項目叫停,進一步影響了基建需求,導致其下滑。在此情況下,鋼材面臨高產量和高庫存的雙重壓力。經過持續一年的減產和跌價去庫后,2025年庫存基數處于低位水平。截至2025年7月,五大材庫存同比下降24%。
反內卷"政策的影響需等待相關產業政策證實
“反內卷”在2024年7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被首次提及。2025年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這使得“反內卷”預期發酵,市場也隨之開始對此進行交易。與此同時,部分行業逐步出臺了“反內卷”相關產業政策。
目前,與鋼鐵行業有關的“反內卷”政策預期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鋼鐵、有色、石化等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已經出臺。其二,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煤礦生產情況核查促進煤炭供應平穩有序的通知》,對2025年1—6月單月原煤產量超過公告產能10%的煤礦,責令其停產整改。這一舉措使得煤炭行業的供給收縮預期得到了證實。但鋼鐵行業“反內卷”預期的證實尚需等待進一步的產業政策出臺。
抓手可能是結構化調整當前,鋼鐵行業的過剩程度較上一個周期有所減輕。2012—2015年,鋼廠開工率在94%~99%,然而產能利用率僅為71%~81%。與之形成對比的是,2021—2025年,鋼廠開工率在78%~82%,產能利用率則為85%~89%。產能利用率的提升以及開工率的下降,表明行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行業效率也有所提高。
不過,鋼鐵行業供應寬松的格局尚未發生改變。2025年,鋼廠處于低庫存、正利潤的狀態,這主要是鋼廠減產以及出口增長導致的。對比2011—2015年行業周期呈現出的總產能過剩特點,當前鋼鐵行業的過剩格局更多地體現為結構化過剩。隨著中國經濟朝著高質量發展轉型,鋼材需求結構進一步優化,建筑用螺紋鋼的需求持續下降,而綠色低碳鋼材、高性能鋼板帶材、優特鋼棒線材等產品的需求則保持增長態勢。因此,“反內卷”在鋼鐵行業可能的切入點便是結構化調整。
影響展望從6月以來黑色金屬價格的上漲歷程來看,6月,焦煤因環保督察而減產,價格止跌探漲。同期,盡管處于需求淡季,但鋼材需求展現出一定韌性,庫存處于低位且未出現累積現象,鋼材和鐵礦石價格也隨之止跌。
緊接著,7月2日“反內卷”交易推動市場情緒好轉。在產業供需面邊際好轉(焦煤和鐵礦去庫)以及市場情緒回暖的雙重配合下,鋼材價格開始上漲。
7月18日,工信部表示“十大行業穩增長方案即將出臺”,這一講話再次增強了市場對于供給收縮的預期。
7月2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超產礦山企業停產整頓的文件,這證實了煤炭行業的“反內卷”預期。在此背景下,焦煤領漲,黑色金屬價格延續上漲走勢。
本輪黑色金屬價格上漲,可理解為產業低庫存與宏觀預期好轉共振所產生的結果。自2024年起,產業便以去庫存作為主要任務。鋼材始終保持低庫存狀態,鐵礦石庫存雖處于高位,但也有所回落。上半年,煤炭價格持續下跌,使得煤炭庫存滯留在上游礦山。近期,市場投資情緒有所好轉,產業開始逐步補庫,礦山庫存持續下降。
從2016—2018年的行情來看,只有持續的產業政策落地實施,扭轉供需寬松的格局,上漲行情才能夠延續下去。當前鋼材產業的低庫存狀態對價格起到了支撐作用,然而從中長期來看,供應偏松的格局并未改變,需要進一步出臺產業政策加以配合。
來源:期貨日報網